?
我与国学同行
08级?? 翁颖霞
一支笔刚刚画完前唐的落雁平沙,又滴淌着晚清的寂寥渔歌;一根桅杆刚落下暮春的青烟残月,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劲风……
岁月在轮回,人生在飘逝,历史见证了国学的存在。不论是儒家的仁德和进取,道家的清净和古朴,还是佛家无所不包无所不备的大智慧,都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散放出他们璀璨的光芒。但由于我们长期沉迷在现代科学之中,反而慢慢冷落了国学,这里蕴藏的大智慧反而不为众人所知了。打个比方来说吧,如果现代科学像初出茅庐的小伙子,在告诉我们他对宇宙激情探知,那么国学就像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,在悠悠地告诉我们另外一些深邃的生活道理。
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中华民族精神长盛不衰。中国一代代圣贤所创造的传统文化经典,无疑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坚固载体和传承火炬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如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着作中,含有至深圆满的修身、处世、治国之哲学智慧。这些思想对于净化人们的心灵,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,促进家庭社会的进步和谐,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。如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焉”、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、“己所不欲,勿施与人”、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”等讲的都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。倘若我们能从中领悟并灵机地提醒自己,那么我们就会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中少走许多弯路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,“孔子的三千弟子”齐声诵读“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”,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好客的传统。近两年,我们同胞屡遭自然灾害,从汶川地震到舟曲的泥石流,大难当前,中华儿女从上到下,团结一心,慷慨解囊,一幅又一幅数不尽的感人画面……尤其是全国人民为罹难同胞齐哀的撼人场面,更表达了我们民族历来崇尚“以人为本,尊重生命,热爱生命”的人文精神永不熄灭。这不正表明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内驱作用么?
?轻抚岁月的琴弦,回溯国学的历史,你会发现,国学是从发黄线装书里走来,那就如《诗经》里的一泓清水,好似《楚辞》中一段精妙的华章,恰如古长城上的悠悠青苔,更是诗人的一声长叹涌起的层层墨香……
? 国学,不可失落的财富喔!我们还是择善而从吧!
点评:小作者笔灵心慧,对国学的感悟独到,引辟自如。全文不仅内容丰富、情理兼备,而且落笔不凡,言近旨远,是篇不可多得的佳作。